首页 > 商业 >正文

正当时:减少粮食损失浪费 打造“无形良田”

2020-08-22 14:45:02 来源:- 作者:-

最近,“粮食”"一词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无论它是中国夏季粮食的丰收还是创历史新高,还是停止了桌上的浪费,粮食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耕地的基本状况: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储备资源少。为了保证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除了保护耕地、增加生产、增加收入、提倡经济外,还应提高粮食储备管理的能力水平,减少粮食交付后的损失和浪费,这是不容忽视的。


目前,我国的粮食产后损失仍然严重,近年来,通过全面实施"粮食安全工程"和建设产后服务体系,积极推广粮食产后损害技术的应用,粮食仓储环节的损失明显减少,但据有关部门估计,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损失仍达700亿斤,令人吃惊。


谁知道盘子上的每一顿饭都是农民的辛勤劳作?"遗憾的是,收获的粮食在储存、运输和加工过程中丢失了。如果产后粮食损失减少50%,相当于增加约4600万亩耕地产量(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的数据,全国粮食作物产量为381公斤/亩)。减少粮食交付后的损失和浪费将使我们获得一大片"无形的好土地"。


为了大力推进产后损害,国家农业和粮食储备部门已经采取了以下措施:在农民储粮环节,建设农民科学储粮库,减少农民储粮损失;在粮食收购环节,建设产后服务体系档案升级;在粮食储运环节,发展和推广安全储粮技术;在粮食加工环节,积极推广适度加工技术,减少粮食消费环节的损失,加强粮食储缺性宣传,营造热爱粮食、节约粮食的氛围。针对不同的环节,一套准确的措施使整个环节的粮食减值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然而,建设和建设一片"无形的好土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产后粮食受损涉及到许多方面,必须形成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区的资金和政策协同效应,以有效促进粮食产后损失的减少,如何进一步完善当前的粮食产后损害机制,是解决粮食安全时代问题的必然问题。


按照"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粮食后损失减少50%"的目标,我国未来10年的减值任务是艰巨的。想到一份粥和一顿饭就不容易了。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治理国家和管理政府方面,饮食一直是头等大事。各方达成了共识和采取了行动,人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科学进步,中国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无形的良田"。


1598078637655696.jpg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