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党建+”模式 为乡村振兴按下“快捷键”

2022-06-30 09:22:32 来源:- 作者:-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笔者认为,抓好乡村振兴工作,要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通过“党建+N”模式,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党建+“队伍”,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要抓实“主心骨”,筑牢党建基础。坚持以基层党建工作为抓手,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团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的“主心骨”作用,压实“班子成员抓、党总支书记抓,支部书记抓”层层抓实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做到凡事听党总支号召,通过党总支这个强大的枢纽把国家战略演绎成群众的苦干实干巧干。要抓实“生力军”,增强党建活力。要坚持“选、育、用、管”四环并重,通过提升标准选人、提升要求管人、提升待遇留人,建立村干部定期研判制度,突出考察村干部实绩,培育一支强有力的“领头雁”队伍。栽下梧桐树,筑巢待凤来。要坚持人才回引,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培养锻炼、技艺传承等,鼓励致富带头人、本土大学生等“乡土人才”返乡就业创业,充实乡村振兴力量。要抓实“一张网”,合力镇守边关以边境村联合党组织为总抓手,发挥村党总支“稳边固防”优势,整合“警地”资源,选派警官任村官,以警地党组织互融互促模式,开展“支部+支部”结对共建扎实开展边境维稳处突工作,深化警地协调联动,开展法制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开展“巡边护界”活动和“黄赌毒盗”专项整治行动实行“网格化”管理抓疫情防控构筑警地合力、警民联控、治安联防、平安共创的联防体系

党建+“产业”,提升乡村振兴“硬实力”。要党委指路,科学编制发展规划。要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总体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对“三个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和上级部门的有关安排部署,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定基调、促保障作用,结合区位和资源优势编制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围绕乡村振兴、强边固防、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把党的一切工作落实到支部,以责任制抓责任人,下传责任压力,派精干队伍群众发展产业出点子。要党员带路,闯出群众致富路子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产业在哪里,哪里就有党旗飘扬,要依托村“两委”班子成员分片联系机制,构建“村两委委员+党员+农户”模式,实行“1+N”帮带机制,1名村“两委”委员分片联系,1名党员致富带头人结对5户以上农户帮教种养殖技术,引领农户聚集到发展产业链上。要推行“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将零散种植转变为规模化种植,通过支部引领,企业助推,党员示范,辐射带动群众结成“致富共同体”。要利用扶持资金、政策发展产业基地,发挥党支部作用,引导群众以土地、资金入股承包经营等模式参与进来,按规模、效益进行收益分配,让群众在基地获得劳务、流转土地分红等收入,共同走上致富路。群众跟路,共同推进乡村建设。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并将活禽养殖“向山里走,向林里走”,切实打造“绿色食品”供养基地。

党建+“治理”,提升乡村振兴“颜值度”要将卫生制度、法律规章执行纳入村规民约,实行惠民政策与村规民约相结合,通过群众自评等方式强化群众日常管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要围绕“发展美、生态美、风气美”的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主线,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污水、垃圾、厕所、厨房”改造,严格执行“周五爱卫日”制度,做到庭院干净整洁,实现开门见花,弯腰拔菜,伸手摘果,擦亮乡村振兴底色。要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以“自治、法治、德治、网治”为措施,推动乡村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要扎实开展“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争做一辈子“好边民”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群众教育引导。要实施人口精准化管理,建设现代化人口数据管理系统,切实为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临沧市镇康县勐堆乡 李顺仙)

责任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