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晗:颠覆传统,打造智慧教育新模式
在中国智慧教育行业有一位享有盛誉的技术研发专家,他就是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国际事业部总监张晗。
谈过往,二十余年奋战科研前线
张晗是中国智慧教育行业知名专家。二十余年来,他埋首于智慧教育行业,潜心钻研,在智慧教育基础理论、技术研发、体系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特色,在学情分析、群体互动等基础理论和设计等方面做出了重大创新,为丰富我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为开拓我国的智慧教育研究,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晗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自硕士毕业至今一直从事教育行业的研究工作。2009年加入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来,先后担任北京分校校长、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集团总裁助理、国际事业部总监、集团副总裁、国际事业部总监。在北京中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工作期间,张晗除参与集团运营管理、调查研究等工作外,更多的是从事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工作。他先后主持或参与了“ECC智能英语课堂在初中年级的应用”、“基于现代智慧课堂环境下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大数据引领中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研究”等多项重点研究课题,参与了教育部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的起草,参加了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方案的起草、实施工作。当然,人们普遍认可的张晗对中国教育最大的贡献,还在于他深入探究智慧教育建设方案并自主研发了众多核心技术先进的科研成果,在于他为挖掘和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付出的不懈努力。尽管张晗做事为人一直比较低调,但无论是教育界还是IT界都对他有相当的认可度。
说创新,敢为人先屡获傲人成绩
作为智慧教育技术研发领域的资深专家,张晗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系统开发经验。截止目前,由张晗主导开发的多项智慧教育分析、管理系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填补了中国互动式教学领域的多项应用空白,深化了智慧教育技术的应有深度和广度,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在第四届上海(国际)智慧教育博览会暨“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张晗向来自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智慧教育专家展示了其主导研发的“利达”智慧教学督导管理平台。平台应用了其自主研发的“基于教育关联的统计分析云平台系统”,分为用户门户、评价标准、教学督导、智能数据分析、系统管理五大功能架构,通过定制听课计划、重点关注工作量设置、视频听课、进度监控等,实现教学督导。同时,对于学校、学员多维度生成统计的报表及分析图表,可以通过历年趋势分析和分项指标对比,挖掘学校教学质量的问题,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智能化发展。
除了上述提到的“基于教育关联的统计分析云平台系统”,张晗还拥有多项创新性突出、实用性强、效益显著的原创成果,这些成果在促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变革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在班级差异化教学方面,张晗围绕掌握核心概念及技能的教学目标,通过信息技术创设信息对称的课堂空间,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让学生系统性地学习学科知识;通过学习评估系统加强形成性评估与学习诊断,为学生提供适性的补救练习;借助信息快速汇总模块,实施数据驱动的教学决策,为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分组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更有针对性地给出学习干预;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差异的存在,张晗追加设置了在线辅导,借助在线学习平台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辅导。除此以外,张晗针对小组合作研究型学习、个人兴趣拓展学习、网众互动生成性学习等多个层面均给出了不同智慧学习解决方案,解决了传统教育互动性弱、教学质量差等问题。
如今,张晗自主研发的众多创新技术在教育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中国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为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储备。多年来,张晗始终秉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在他杰出的科技创新人生中,始终保持创新锐气和探索勇气,开辟了一个又一个教育科学研究新领域,促进了中国教育革新和发展,颠覆了传统教育的方式方法。
谋发展,勇立潮头重构教育理念
2020年,在疫情影响和新技术应用的双重驱动下,传统教育受到了极大冲击。从教学场景到教学内容,从教育模式到师生关系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的支持下,张晗以多年实践经验为基础,不断加强新技术、新理念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育场景进行融合,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动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过去多年间,张晗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助力教育变革。他借助人机交互手段,使教学情景更加生动鲜活;他为教学形式提供了个性化的实现方案,通过相关系统平台的应用,教师不再面向所有学生开展“标准化教学”,而是根据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系统提供的学生行为、发展报告,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指导,重点补足薄弱环节,发展自身优势。
张晗认为新时代的教育行业,就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他着重从三个方面助力行业变革。一是运用信息技术终端,采集日常教育管理数据,合理分配资源,运用大数据支撑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决策,促进教育均衡。二是利用日常采集的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教师的因材施教、减负提质,为家校共育和终身学习等,探索新的信息化育人模式。三是利用新技术,做好面向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的便捷化服务,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减负增效,提升教育的社会服务内涵。
在智慧教育的推动下,教育正在从以“施教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教学管理从“经验型”“粗放型”走向科学化、精准化,学习模式从传统的“统一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变,学习资源从“被动寻找”向“主动推送”转变。谈及智慧教育未来发展,张晗表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不断融合,催生出无穷的业务应用,以行业现状来看,各类应用还将被不断投入市场,这就形成了更多信息孤岛,严重阻碍教育行业的创新发展。作为教育技术研发人员,我们需要加速信息化架构的重构,通过整合业务应用系统、打通业务流程、融合各类数据,驱动教育的变革和创新。这也将是我在未来的奋斗目标。”(作者/窦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