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可能不再“缺芯”,芯片行业何去何从?
最近,长期存在的核心短缺趋势表明出软化迹象,从2020年开始的“芯片荒”可能将告一段落。而市场的回落也将对芯片行业产生作用力,影响芯片行业从业者的工作、发展前景。
在职场社区平台脉脉上,有关“芯片”的话题也激起了职场人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脉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各“大厂商的造芯之路”、“国产芯片前景”等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在“十四五”等政策引导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芯”已经成为未来的必经之路。对此,有脉友爆料,最近深圳国资50亿成立芯片公司,意在解决高端芯片短缺等问题,中国企业注定会解决“卡脖子”问题。
(图片来自脉脉)
“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有脉友认为,国产造“芯”,仍是一条漫漫长路,在自研芯片开发的同时,软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高端企业掌控芯片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下沉市场。而掌握上游芯片,重视下游生态链,将硬件、软件、芯片牢牢结合才是企业真正的出路。
(图片来自脉脉)
国产企业热衷造芯是好事情,但同时也要谨防其中的“机会主义者”。部分网友对自研芯片的企业表示否定,认为芯片只不过是各大厂商的噱头,研究芯片的营销作用大于实际作用,宣传自研芯片,成为产品发布的一大关键信息。未来,实打实的科研、创新才是企业投入的重点方向。
(图片来自脉脉)
当然,目前的“造芯热”仍处于初级阶段,各大企业纷纷投入芯片领域,有一定投入,但是在短期投入内无法看到成效。一些职业领域相关的脉脉用户也在几大企业之中做选择,希望找到未来更有发展的公司和岗位。
在国内积极造芯的大背景下,各大企业一同发力,国家政策开放支持,半导体行业是否会成为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红利行业?此时进入领域是否来得及?脉友对此莫衷一是,从趋势看趋势是风口,但是实际上又将面临财务、政策等多重考验。
(图片来自脉脉)
芯片领域暗流涌动,也许就会塑造出一批独角兽。当然,在这个风暴聚集的关口,大多数职场人在纠结选择的同时,更要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懂得提升个人竞争力,多多学习相关知识和职场的相关信息,打造职场护城河,在机会到来之际方能奋起拼搏,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