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环境下国内电子元件供应链管理的未来
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已经两年多,全球电子元件供应链则继续发生各种中断或短期崩溃。我们经常看到关于港口阻塞、集装箱运输不当、运费创下新高的新闻,导致原本就很脆弱的供应链频繁出现中断或信息失联的状况,给国内电子制造业的发展蒙上了巨大的阴影。随着供应链端不确定性的不断加深,企业该如何调节产品的生产周期,国内电子元件供应链管理的未来又在何方?今天,记者有幸采访到时捷集团深圳分公司销售副总裁江世平先生,他的思考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江世平先生早年毕业于世新大学并取得研究生学历,毕业后一直深耕于电子元件行业,先后在威刚科技有限公司、南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职。现在担任时捷集团深圳分公司销售副总裁职位,在电子元件领域拥有超过15年的营销管理经验,对于全球供应链管理有着敏锐的行业洞察力。时捷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电子供应链服务提供商,致力于全球电子元件和半导体产品的设计、开发、采购、质量保证和物流管理领域,于 2018 年及 2019 年连续被评为全球十大半导体分销商及中国及香港地区最佳半导体分销商之一。其中,江世平先生负责管理的销售团队出色地完成全球第三大半导体企业SK海力士DRAM产品在大中华区的营销推广项目,成为SK海力士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
“采购企业需要明白,如果不整合那些能带来更大灵活性的技术,以及地理上更加多样化的生产链,企业将不断遭受脆弱的全球制造的不利影响。而那些加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并开始重新配置供应链以使其更加多样化的企业,将在创建更具弹性、更安全的全球供应链方面,拥有重大的长期回报。”针对行业出现供应链波动剧烈的困扰,江世平给出了他的解决方案——通过完善国内外供应商开发以及数字化技术,构建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
在疫情管控下,交通物流的封锁对劳动力、原材料供给、制造业流通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电子元件制造端在材料、人员、物流方面受外界制约较多,因此每当有突发性疫情出现,疫情发生地的电子元件企业总会引发业内对其减产、短缺、物流受阻等产能状况的担忧,对原本已经陷入较长时期短缺的电子产业来说,这些突发状况无疑是“雪上加霜”,导致波段性的供需失衡、价格突涨等问题。“货源单一对于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企业需要从多个方面完善现有供应链体系,包括开发本土供应商、采用数字化平台技术等,打造多元化的供应链以及高效的原材料、中间品采购系统。”江世平先生称,现在整个行业已看到电子元件采购方式的长期变化,近年来严峻的全球性的缺“芯”危机,让许多人看到了现有采购和供应链流程的弱点。在未来,通过海外货源以及本土制造的多元供应链,以及使用数字化的采购工具,电子元件行业的供应链危机将会得到有效缓解。
担任时捷集团销售副总裁以来,通过整合国内外电子行业制造端资源,江世平先生一直致力于为国内企业客户提供多元化、高效稳定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以及有效连接供需两端的解决方案,受到众多客户的赞赏。其中,他搭建了专业的SK海力士DRAM产品推广管理团队,并研发了一系列应用价值极高的软著系统,比如基于市场和运营分析的新产品定价系统,能够为国内电子企业提供专业的产品定价策略以及成本管控方案。在他的带领下,2021年时捷集团以111.8%的收入增长率攀升至全球第9大半导体分销商,成为唯一一间进入前十名的中国及香港分销商,也成为了SK 海力士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江世平先生本人也参加了海力士2022年全球重要经销商峰会。
“随着越来越多的采购商、生产商跳出传统的采购模式,以不同的方式重新构想和管理其供应链,以确保未来的业务连续性和增长,我们将会看到打通国内与海外、数字化的市场才是供应链的未来。”江世平先生表示,多元化的供应链管理会是推动疫情环境下国内电子元件行业向前发展的宝贵利器。(文/张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