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国产化加速,脉友:入局好时机来了
据美国 protocol 网站报道,美国准备对用于设计半导体的特定类型EDA工具实施新的出口限制。消息一出EDA概念股集体飙升,华大九天(301269.SZ)上市一周以来股价接近翻倍,广立微(301095.SZ)上市首日大涨155.78%,概伦电子(688206.SH)三个交易日涨幅超过50%。概念股集体飙升的背后,大众更加看好国产EDA加速发展,相应带动就业市场,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脉脉网友纷纷分享EDA行业最新的职场动态和建议。
虽然大众普遍看好,但客观上国产EDA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全球EDA市场主要被新思科技(Synopsys)、楷登电子(Cadence)和西门子EDA(Siemens EDA)三大巨垄断,共占据了全球EDA市场78%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市场,2018-2020 年中国国产 EDA 工具在国内市场销售份额分别为 6.2%、8.3%、11.5%。参考汽车、手机等行业,从国产率上看,国产EDA确实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图片来自脉脉)
随着政策、产业、资本的支持,国产EDA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技术能力不断升级。据了解,2021年EDA(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的国际会议ICCAD 2021(计算机辅助设计国际会议)上,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与优化研究所所长吕志鹏带领一支平均年龄在24岁的年轻团队,在CAD Contest布局布线(Routing with Cell Movement Advanced)算法竞赛中夺得全球第一,后生可畏。
(图片来自脉脉)
除了在人才的精度上需要更加发力,在人才的广度上也需要重点发展、培养。在脉脉上,有脉友建议,“推荐大家来EDA行业,和13年的互联网很像,现在是加入的好时机。”另一位正在转行的脉友咨询在EDA和自动驾驶之间如何选择,脉友给出的建议更加倾向EDA。
(图片来自脉脉)
甚至有脉友坦言,对比哀鸿遍野的互联网,在目前中美脱钩的情况下EDA大厂前景很不错,干的活有难度有门槛不容易被替代被卷失业。
(图片来自脉脉)
另外,在各式公司中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公司也是脉友讨论的焦点,某HR建议一方面,创业人才要把精力放在技术和产品上,规避一些没有太多诚意的投资意向,要了解投资人的想法和以往风格,真正做到产品的投资人会跟人才一路向前;另一方面,EDA企业大多需要签订竞业限制,海归技术人才的第一选择尤为重要,因为EDA的产业创新时间窗口有限,很难有第二次机会,而且EDA的开发周期长,产品代码动辄百万行以上,即使经验很好,工作量也摆在那里,需要慎重选择。
(图片来自脉脉)
国产EDA的崛起即是特殊环境下的不得已而为之,也是大时代赋予的使命和任务。目前看国产EDA的全流程设计、工艺、技术分析等方面已经与国际成熟产品逐渐接近,在“国产替代+自主可控”的发展趋势下,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共同创造国产EDA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