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专家,运用科技创新助力行业发展
2021年9月18-19日,第十九届中国科学家(国际)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院士专家、科技工作者、企业家等800多位嘉宾出席了年度科技盛会。会议主题为“推动科技国际合作,提高我国科技创新国际影响力,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围绕“十四五”科技赋能与数字化产业化、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等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其中,魏峥妤女士获得了论坛颁发的“2021数据分析行业科技创新优秀发明成果”奖和“十四五”数据分析行业科技创新先锋人物奖。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充分发挥企业、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和领军型人才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科技赋能产业战略,引领各行各业在各类社会活动中实现新的突破、开创新局面,形成以人才为根本、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国科学家论坛特此设立奖项,以评选出具备自立自强创新能力的单位、个人和技术成果,打造“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单位/技术/成果”体系和“‘十四五’科技创新先锋人物”体系。魏峥妤凭借其独到创新的研发技术与科技应用获此大奖。
魏峥妤是国内优秀的数据分析专家,拥有扎实的数据分析教育背景,先后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主修了商业分析与数据分析,积累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毕业后一直从事数据分析工作,在金融、电信、咨询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分析经验。同时,在数字化、信息化等智能时代背景下,魏峥妤也一直在研究如何用先进科技革新传统的数据分析产品与方法。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尝试,她独到地当下先进的人工智能AI、商业智能BI、在线分析处理OLAP等科学技术融入到传统的数据分析中,研发出“基于神经网络AI算法的行情预测系统”、“基于可变维度模型的数据仓库构建系统”、“基于在线分析处理技术的营销规划系统”等软件著作,解决了当前的行业痛点、难点问题,受到业内专家、学者和同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肯定,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促进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魏峥妤解释道:“这些并非冷冰冰的专业术语,只静静地躺在学术期刊或留在软件著作权那一张张纸上。这些成果已经活生生地来到了大家的身边,用科技的手段为数据分析插上了智能的翅膀,切实促进了行业发展,便利了各行各业。
以“基于可变维度模型的数据仓库构建系统”为例。此新型系统主要侧重于业务端,帮助不具备IT背景的业务人员,通过直接拖拽等方便的形式,不用编写代码,可以对接导入多个数据源,系统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数据类型,特殊需求等一键形成复杂图形和视图等可视化数据仓库,响应业务端的迅速决策需求。魏峥妤表示,“传统数据分析产品通常只能由技术人员在设计好的维度模型上建立数据仓库。这造成了两个问题,技术人员难以完全理解业务人员的需求,数据仓库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要。所以,必须要借助智能化、数据化的分析模式才能快速满足业务端地决策需求。”该系统大大提升了数据产出的效率,进而减少对接时间与成本,提高了行业整体效益。同时,基于最先进神经网络AI算法的行情预测系统可以从历史趋势和模式中学习,从而提供异常检测的高精度。这样,任何意外事件都将立即被监测到,并且系统将通知用户。AI在数据分析解决方案还可实现高级洞察功能。它基本上可以自动全面分析数据集。用户只需选择要分析的数据源以及算法应关注的列/变量(例如:收入)。然后,AI就会返回运行计算结果,包括增长/趋势/预测,价值驱动因素,关键细分相关性,异常情况和假设分析。该技术确保了数据运算的精准度,增加数据分析的深度与广度,极大提升数据分析质量,提高了行业整体标准。
魏峥妤女士的研究成果引领了数据分析的革新浪潮,为今后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颠覆性的思路。在问及魏峥妤的获奖感受时,她笑言,如今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数字化、智能化革新,金融财经,能源,法务,医药等热门行业都涉及到了数据分析。今后自己将继续推进数据分析与先进科技的融合,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用更先进的技术成果为行业乃至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文/杨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