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东亚女性分析专家的数据挖掘之路
一提起数据分析师这个职业,大众立刻会在脑海中冒出这样的一个形象:穿着格子衫、戴着眼镜的中年男性、像程序员一般少言寡语、不解风情。对于这个从20世纪90年代起源于欧美国家的职业,大多数人直到现在仍旧对其充满了误解。事实上,就如众多包括程序员在内的职业一样,数据分析师不再是男性的专属,也不再由欧美男性主导。如今,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加入了数据分析师这一行列,他们中不乏能言善辩、风趣幽默的年轻女性。来自中国的魏峥妤便是其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作为一名典型的东亚女性,她没有屈服于文化和性别对自己人生的定义,选择了一条与同龄女性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由于从小对数字高度敏感,她从中学便开始从互联网上了解西方的数据分析理念。在美国工作多年的魏峥妤表示,她了解到数据分析的最初目的是希望通过分析考试中卷面的各项得分情况来查找规律并提高正确率,没料到从此与数据分析结下了不解之缘。
近年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引领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量爆炸性增长的时代。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充满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企业对数据分析类的人才需求也相应地呈爆炸式的增长。魏峥妤解释说,职业分析数据分析师分布在不同行业中,专门从事行业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工作并依据数据做出行业研究、评估和预测。同时,数据分析师需要具备五方面的素质,态度严谨负责、好奇心强烈、逻辑思维清晰、擅长模仿以及善于创新。
对于以上五方面的素质,早在学生时期的魏峥妤便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高中毕业后,在老师和家人的鼓励下,她选择远渡重洋,前往美国纽约州州立大学攻读商业管理专业。出于对数据分析的热爱,在获取本科学位后,她选择继续深造。魏峥妤在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以优异的成绩从商业分析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她说,其实在两段求学经历之中,她还和朋友一起开办过一家帮助中国留学生求职的公司。作为创始人之一,她将学校里的理论融入到实际的商业运作中。在西雅图市各大高校做巡回演讲期间,魏峥妤与各高校社团进行合作,通过协调IT和市场部门,对数据按照学历、性别、位置等众多因素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从而做出最有利于企业的决策,最终帮助众多的当地企业找到了合格的实习生。她的这一成功的尝试在留学圈中的引发了热列的讨论。然而,仍不满足于现状的她在硕士毕业后主动选择参加了麻省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的课程,专攻应用数据科学。魏峥妤表示,对于她来说,没有数据和分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长期与数据分析打交道的魏峥妤,自从毕业以来一直在致力于学以致用。除了创业期间获得的丰富经验,她在其他公司的表现还得到了领导、同事的一直好评。在Pactera Technologies期间,魏峥妤通过对大数据的高效梳理,为管理层做出有效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与此同时,她在系统监测自动化的尝试成功将处理时间缩短了6个小时,极大提高了企业分析效率。在加入Aditi Consulting LLC后,魏峥妤继续在数据挖掘和分析上释放潜力。通过简化数字典,数据工程师和客户可以“傻瓜式”地获取任何需要的数据。在数据建模和验证方面,通过全新的模型和验证手段,数据迁移和核查时间大幅缩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分析自动化方面的成果,通过各个层级数据的自动收集、分析和可视化报告,为历史数据查询和合同处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魏峥妤表示,她现在所做的无非是基于当前行业标准的基本操作。明确数据分析的目的、理解数据各维度的含义、将数据统一格式和内容、将数据呈现的表现形式和将数据与图表结合阐述。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远远不够的。她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并应用数据分析。“基于可变维度模型的数据仓库构建系统”便是基于这种理念,在她的摸索和实践中诞生的最新成果。该系统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高度自动化。极大帮助了不具备IT背景的业务人员通过直接拖拽的形式将不同类型数据一键形成复杂图形和视图等可视化数据仓库,从而加速决策的有效判断。除此之外,魏峥妤的“基于神经网络AI算法的行情预测系统”等三项专利也得到了同行业的广泛认可。一名从业已有五年的数据分析师表示,在采用了魏峥妤的系统后,企业在决策部署的时间和精准性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
当问起职业生涯规划,魏峥妤表示对未来有着无限憧憬。对于当前美国数据分析师供不应求的现状,她将继续致力于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并努力创新,力求降低行业准入门槛,让更多的包括少数族裔女性在内的年轻人加入到数据分析这一行列最终推动企业向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文/陈洪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