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正文

杰出的城市规划师丁奇:以人为本,传承城市文化基因

2022-09-15 10:16:06 来源:- 作者:-

 

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现阶段人民群众对生活的需求有了新的变化,大众不再简单地满足于吃饱穿暖,对教育、医疗、就业、消费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期盼与要求。作为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要素的载体,城市空间对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初显才华 学以致用

1975年6月,在山东临清,一位名叫丁奇的小男娃呱呱落地。那时候,不曾料想这小男孩日后成长为著名的城市规划师,在中国的众多城市规划中都能看到他的一道身影。

丁奇自小就非常有绘画的天赋,念小学的时候就喜好画画。小孩子们总是想象无限,丁奇偷偷省下零用钱买画笔画纸,将自己所见到的花草树木、鱼虾、山石、乡间小屋一一地画下来。渐渐地,他开始对所在的城市——这个坐落再京杭大运河边上的历史古城——发生了兴趣,开始观察记录这座古城的沧桑变化,不知不觉中城里的木头的老房子和老槐树被一一拔除,被混凝土的高楼大厦取代;老街道胡同里的老人喝茶遛鸟的悠然时光和孩子嬉闹的生活都一一远去,留下是陌生的小区和楼盘。他暗暗立下志愿,有没有一种职业可以更好地安排城市的发展建设,让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同时还能留下老城传统生活的烟火气,让悠久的历史与现代的生活交融在一起,让绿色的树木与混凝土交融在一起。

带着创造古今交融的宜居城市的梦想,他在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为进一步学习深造城市规划方面的知识,学习成绩一直优异的丁奇也如愿地以博士研究生的身份考入北京林业大学进行更系统性的深化学习,读研期间他还去了日本学习传统村镇景观的保护和管理。“大学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是我可以自由的观察和研究城市的状态,使我更关注到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对城市发展的需求,他们才是城市发展建设的真正动力和基因。”丁奇说道。

图片1.png 

(丁奇)

 

潜心规划硕果累累

2015年,丁奇受聘任职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在担任学院学生指导教学工作的同时,承担校内外科研项目工作,因为在城乡规划领域的巨大影响力,他主持了大量城市更新和乡村保护的研究与规划实践,包括北京这座世界独一无二的历史古城中轴线上的街区更新,对老城区公共空间保留历史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更新,以及对胡同社区在维持历史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更新保护性改造,这些都是每一个规划师梦寐以求的规划项目。

同时由于丁奇在公众参与规划方面的卓越成就,他受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的委托对青海省大通县的贫困传统村落——土关村进行规划改造和扶贫工作,他不顾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引导村民深度参与了该村的规划建设,改善了当地干部一言堂的工作方法,激发了村民热爱自己家乡的热情,真正让村民成为村庄建设的主人,至今该村仍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公众参与程度很高的示范村(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村)。六年光阴走来,丁奇在城乡规划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获得许多荣誉。

 图片2.png

(北京延寿街区公共空间改造策略表)

 

之后,丁奇积极投身于城市规划建设行业中,参与设计多座城市更新设计项目,并得到行业专家们一致赞扬,“在丁奇身上,除了看到他优秀的专业硬实力外,更重要的是看到他还对当地居民深深的人文关怀。他对城市规划设计极为细致,深刻地展现出地域建筑生长的岁月痕迹,同时又能在其中感受到建筑孔坚所容纳的烟火气与人文温度。”丁奇的项目合作伙伴梁健如是说。在2018年,丁奇的《青海省大通县土关村乡村景观营造》获亚洲都市景观奖银奖;到了2020年12月,丁奇带领团队撰写的《北京西城街区整理城市设计导则》获2019年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但是丁奇的步伐没有停下,他继续奔走于各地,为城市建设出谋划策,在忙碌而充实的生活中继续利用自己的专长发挥光与热。

图片3.png 

史家胡同文化基因设计指引(来源:《北京西城街区整理城市设计导则》、丁奇自摄)

 

怀揣热爱,在城市建筑与人文间行走

“城市规划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丁奇认为,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标准,不仅要看城市发展的经济指标,更重要的是要看城市是否能够满足各类居民在不同层次上对居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

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师,丁奇见证了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这其中滋味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体会。丁奇认为,一名规划师设计作品,既要以国家利益的大局为出发点,也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去看待城市建设。一个优秀的规划设计,一定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三者统一。所以,丁奇的每一个城市规划设计,都会结合实际环境用心去完成设计,让做出来的作品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有艺术美感,富含人文气息。 

“对规划师而言,最高兴的莫过于体会建筑从图纸到实物的乐趣,更重要是建筑的使用者也就是这片社区的居民感到满意和幸福,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能有幸参加规划设计工作,为城市建设尽自己的一份责任,这是我莫大的荣幸。城市建设得越来越宜居,老百姓幸福指数逐步提高,这是我最大的心愿。”丁奇如是说道。(文/姚舒婷)

 

责任编辑: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