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从“捏泥巴”到陶瓷艺术 姜文佳的创作之路

2023-06-13 09:32:12 来源:- 作者:-

(文/林一)作为一位陶瓷艺术家,姜文佳的创作之路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在四年级的时候,她在美术课上第一次接触到陶艺,发现可以被塑造成任意形状的“泥巴”,烧至成型之后还可以永久保存,在猎奇心和童趣的驱使下,她被不起眼的“泥巴”深深吸引。

姜文佳再次接触到陶艺,是中学的时候,她发现了家门前的商店里有陶艺体验,于是她每周都会用零花钱去体验陶艺。据姜文佳回忆,那时候的学业压力很大,放学之后难得的放松时间,她可以沉浸在自由的创造和想象中。尽管店里只提供简单的陶艺体验转盘,大部分的人都是捏成尽可能平滑规整的杯子、花瓶,但她却喜欢将它们塑造各种千奇百怪的形态,并乐在其中。

姜文佳对陶艺的热爱使她决定在高三艺考时报考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是一座古城,从北宋开始就以陶瓷闻名,如今也是无数年轻人向往的旅居目的地,而景德镇陶瓷大学是景德镇历史悠久的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其中的陶艺专业是中国陶艺产业的重点培训对象,也是我国陶艺教育的重点。姜文佳成功进入景德镇陶瓷大学主修陶艺专业,从那时起,她一直致力于陶艺的研究和实践。

2016年,姜文佳在一堂泥版成型课上运用泥版成型技艺完成了一幅80×60厘米的大型陶瓷作品《海边》。这幅作品灵感来自她9岁时去江苏南通的海边渔村的经历。她回忆道,那是她爷爷去世后的第一个寒假,她在江苏南通这个陌生的海边渔村看到了牵挂的亲人们。那时候的她还不太能理解生死,只记得,那时天气很冷,她第一次下海抓螃蟹,甚至看到了鲨鱼,但最震撼的却是,她跟打鱼为生的姑父一起坐船下海,看到了海边的日出日落和潮汐。后来,她从记忆中海边的波涛、潮汐和阳光变化,联想到了生命的循环和不同阶段的变化,便想把这个瞬间通过陶艺表现出来,给更多人传递疗愈和抚慰。

 

image.png

(姜文佳作品:海边)


姜文佳另一件值得一谈的作品是创作于2020年的《如一》。这件作品收录于《中国艺术设计年鉴》,获得了亚洲青年新秀奖。这是一件直径1m的圆形装置,由上万个小的陶瓷扭环构成。每个扭环看似相似,却独一无二,它们环环相扣,象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制作这件作品需要经过拉坯成型、晒干、上釉、烘干、再烧制等多个步骤,陶瓷扭环看似简单,实际上成品率比较低,每天只能制作约100个扭环。据了解,《如一》这件作品的制作长达四个月,姜文佳每天从中午起床开始工作,直到凌晨两三点,全情投入其中。她发现这种“重复”的劳作并非消耗,而是让她陷入一种近乎心流的专注状态。


image.png

(姜文佳作品:如一)


《如一》这件作品背后,承载了姜文佳对于世界的看法。姜文佳在留学期间,去了很多国家,包括:土耳其、摩洛哥、摩尔多瓦、白俄罗斯、黑山、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等,其中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在摩洛哥做义工帮忙当地的建筑工地盖房子的那一段经历。在那一个月,她的主要工作是用相对原始的方式制成砖块:先挖土坑,然后注水,再拿脚踩土,用铁制的长方形模具压好土,再用手捡出当中混杂的枯草等杂物,最后晒干。通过这段经历,姜文佳领悟到,重复的工作在不同的背景下具有相似性。她发现,尽管世界多样,由无数个独立的个体组成,但是它却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圆。因为,在人的心底,总是有一种共同的感情和欲望,这就是“如一”。


image.png

(姜文佳摩洛哥做义工实拍)


姜文佳的创作,从来都是背后有着深刻的寓意和真挚的人文关怀。2022年,面对形势日益紧张的世界,姜文佳创作了《反战》这件陶艺装置作品。

该作品是核爆炸的形状,装置之下是一个又一个各不相同的个体。核爆象征着人类历史上战争最为悲惨的一页,每个个体、每个家庭,都在看似宏大的战争史诗当中销声匿迹。但实际上,那些鲜血、离散、消逝的生命,都是值得被看见、值得被讲述的。正如那个动人的故事——小男孩一次次地捡起水洼里搁浅的小鱼,试图把它们扔回大海。大人说:“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 


image.png

(姜文佳作品:反战)


对于姜文佳来说,她最想做的就是用自己的陶瓷艺术去帮助别人。在她看来,陶瓷,乃至更广义的艺术品,不应只停留在收藏家们的家中,而应融入日常生活。例如,设计一场免费的陶瓷展,让所有人都能毫无障碍地前来观赏,感受美与灵感。再比如,用陶器作为一种艺术疗法,让人在陶器上感受到一种情绪的流动,让人放松。或者创作可以传达底层人生活的陶瓷作品,这些被忽略的人物,具体的人物,都有可能成为艺术的一部分。我相信,这位曾经游历过很多国家,将会给陶艺带来别样的光彩,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