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爱华:抓住智能化的新拐点,提升我国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水平
(文/杨文斌)当前,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风起云涌,智能时代不仅赋予了教育新使命,也为推动公平而有质量、个性化的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此,我国著名教育行政管理专家隋爱华在采访中坦言:“面向未来的智能化教育行政管理,重点在于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知识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跨界融合、精准高效的教育服务业态,对传统学习场景进行重构。”
在隋爱华的教育教学理念中,智能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进入创新密集期,教研专家、技术专家、一线教师等教育从业者应抢抓机遇,积极推进前沿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为实现教育公平、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以及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终身学习体系夯实基础。
作为一位专注于智能化教育行政管理的教育行政专家,隋爱华拥有十多年的从业经验,她非常了解当前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而智能化技术在教育行政管理领域的深入应用,这也让她看到了教育管理改革和发展的新契机。在她看来,智能化教育行政管理的建设与发展,能够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是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教学规模化的重要途径。故而,隋爱华近几年深入研究和发展智能化教育行政管理,并设计研发出一系列成熟的智能化教育行政管理辅助系统,不仅能够将前沿技术深度融入教育行政管理行业,使其相互赋能破解教育行政管理上的难题,还具有良好的普适性与落地实施效果,加速推进了教育创新应用发展,促进了教育流程再造和模式重构,为我国教育体系的深度改革提供了示范性路径。
在实际研究工作中,隋爱华主要遵循了“定标—靶向—巩基—激能—抓点—普面”的创新思路,她对此解释道:“‘定标’是在客观评估教育行政管理的现有基础条件下,确定如何赋予其智能化的总目标;‘靶向’是要明确智能化所针对的教育行政管理的具体阶段,即智能化技术应用的常态化、深入化与创新化,抓好、抓实、抓牢‘应用线’;‘巩基’是要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条件,建好、用好智能化教育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多元化智能终端、教育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激能’是要显著增强师生、家长、管理者、行业人士等教育行政管理不同节点所涉及的人员的综合素养,全方位推动智能化教育行政管理转型发展;‘抓点’是要结合不同阶段教育发展特点,积极探索智能化教育行政管理场景应用的创新点,找好技术解决现实教育行政管理问题的突破点,发挥好创新点的示范作用、突破点的带动作用;‘普面’是要努力做到智能化教育行政管理资源与应用服务、创新教育行政管理模式的大规模推广,通过普及化推动智能化教育行政管理的全面落地。”
当下,教育行政管理还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如何将信息化、数字化思维在教学行政领域落地。“数字化时代,智能化教育行政管理反而是走到了所有行业智能化的后面,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人类大脑的黑匣子,在教育上的行政管理基本还是建立在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对此,隋爱华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在智能化的社会里面,所有和教育相关的数据都是清清楚楚地放在教育管理者面前,如何针对这些数据进行最有针对性的管理,这也是我现在正在努力在做的事情。”
知行合一从来都是隋爱华坚持的信条,近年来,她针对智能化教育行政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图谱研究,并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她自主研发了十余项行业领先的科技成果,如教育效果测试报告生成系统V1.0、多媒体教学活动线上展开系统V1.0、教育资源数据库维护管理系统V1.0、智慧教师指南定制管理系统V1.0、校园课程计划定制生成系统V1.等,深入推动了教学行政领域智能化发展。
以“教育资源数据库维护管理系统V1.0”为例。首先,该系统拥有全格式多来源的资源收录与存储能力、完善的权限级别划分、丰富的资源数据统计,并具备资源共享与在线协作能力;其次,该系统能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非结构化的教育资源进行分析处理,通过AI识别为资源形成结构化标签的同时生成体系化智能推荐;再次,该系统具备多种智能化在线编辑工具,颠覆传统的资源编辑方式,运用AI技术,为教育资源的编辑与管理提供便捷化的应用。最为关键的是,该系统能够有效联动线下智慧教室录播系统和线上学习平台,使资源突破物理界限,真正将线上线下教学打通,为资源提供更全面的应用。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转眼间,隋爱华已在教育行政管理领域耕耘了十余年,而这一路上,她始终锚定智慧教育的改革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如今,她凭借着卓越的科研成就和多项先进的技术成果,斩获了“2023教育行业科技创新优秀发明成果”“‘十四五’教育行业科技创新先锋人物”等多项教育行业大奖,更是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聘为客座教授,这些成绩更加坚定了她继续从事智能化教育行政管理研究工作的决心。
在采访的最后,隋爱华感叹道:“教育的行政管理实现离不开数智化、人性化、个性化和规模化,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行政管理从业者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线工作中,摒弃一切急功近利的心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不忘初心才能赋能我国教育行政管理行业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