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正文

专访建筑工程专家杨育铨——深度阐述建筑科技、数字化转型与行业未来

2024-11-13 09:39:39 来源:- 作者:-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中国的建筑行业正在迎来质量与数量并进的重要阶段。科技创新与大匠之心的完美融合,使中国的建筑逐渐受到世界瞩目。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优积建筑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的产品总监,一位在兼容并蓄与创新交融中富有标志性的建筑工程师——杨育铨先生,一同探索他的建筑人生,深度阐述中国建筑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图片1.png 

杨育铨(右一)与团队成员讨论工作中

记者:杨先生,您好!非常荣幸能够采访您。作为建筑工程领域的资深专家,您拥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面对国内建筑行业的现状,您有什么看法呢?

杨育铨:您好!很高兴接受您的采访。我认为,中国的建筑行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挑战,比如高能耗、资源浪费等问题。我认为,我们需要把握新的科技潮流,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倡导绿色建筑,以提升我们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记者:非常感谢您的分享!杨先生,您在建筑工程领域深耕多年,想必积累了许多从业心得。对于建筑工程、建筑设计的数字化转型,您有没有一些独特的理念呢?

杨育铨:我认为,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一次技术更新,更是一次思维方式的转变。其中我有三个主要的理念:一是集成设计,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碎片化的设计方式,采用包含各个专业及施工在内的集成设计方式。例如通过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和虚拟设计与施工(VDC)等工具,我们能够在设计初期更好地协调各个专业,预见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大幅度提高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二是数据驱动,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我们可以对大量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这将为我们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材料采购,提高施工效率,甚至预测和优化建筑的能源消耗。三是生态系统视角,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设计、施工、运营等多个环节,因此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我们需要整体把握,贯穿全生命周期,而不是仅关注某一个环节。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采集和分析运营数据,反馈到设计和施工的环节,形成一个闭环,不断改进和优化。

 

记者:听您这样描述,建筑工程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久且充满挑战的过程。那么,您是如何将这些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技术创新中的呢?

杨育铨:近年来,各种智能技术在金融、物流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建筑行业其实也并不例外,因此,我也开始探索各种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建筑设计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到目前为止,我已成功研发一系列诸如“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管理平台”“基于AR的建筑工程三维可视化设计系统”“基于大数据的建筑工程质量追踪与控制平台”“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模块化建筑节能优化系统”,这些成果在业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和建筑设计质量助一臂之力。

 

记者:在研发这些成果的过程中,您有哪些经验可以与我们分享呢?

杨育铨:我的经验其实可以简单归纳为三个字:“试、学、做”。首先,我们必须愿意去尝试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不害怕失败,因为失败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好老师。其次,我们需要持续学习,了解新的科技发展,因为这是我们进行创新的根本驱动力。最后,我们需要付诸实践,把我们的想法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不断优化和改进,才能真正实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这三个要点简单来说就是,勇于实践,持续学习,不断行动。

 

记者:非常感谢杨先生的分享!您的见解让人眼界大开。那么,针对中国建筑行业的未来,您有什么打算,从而继续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呢?

杨育铨:像在上面说到,绿色建筑是中国乃至全球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室内舒适性,可以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节水使用、优化室内环境等方式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所以后续我将会在绿色建筑这一方面进一步探索,结合我研发的技术成果,让技术能够更好地赋能建筑行业。

 

记者: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我们分享这些宝贵的经验和见解。相信这对于广大建筑行业从业者来说将大有裨益。祝愿您在建筑工程方面不断取得更多成果,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迈向新的台阶!

杨育铨:感谢您的采访,也希望您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非常感谢!(文/张芊芊)

责任编辑: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