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以“绿色建筑”设计实践 打造建筑节能减排新标杆
(文/徐敏好)如今,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各国纷纷致力于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来减少碳排放,以应对全球环境恶化带来的挑战。而建筑行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领域,自然成为全球减排行动的重点关注对象。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统计,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碳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0.6%,这一数据直观展示了建筑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巨大挑战。鉴于此,建筑设计师纷纷将增强建筑的环境适应性、可持续性作为设计的核心目标,致力于通过设计理念创新和环保节能技术应用,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高效的方向发展。其中,知名建筑设计师陈飞在“绿色建筑”的设计实践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对我国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
建筑设计师 陈飞
作为我国青年建筑设计师中的杰出代表,陈飞已在建筑设计领域深耕十余年。期间,他参与并完成了包括安徽医科大学新校区生活区设计项目、达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规划与建筑设计项目以及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等在内的近100项重大建筑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工作。在这些项目中,陈飞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贯彻绿色平衡理念,致力于最大限度地促使建筑物从规划构思之初到建成落地,再到拆除更新的整个寿命周期内,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环境的最低影响,最大化地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并同时保障建筑功能性和美观性。他强调,建筑设计必须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与环境生态,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生态友好的材料选择以及节能高效的技术应用,使建筑成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这不仅是对自然生态的敬畏,更是对未来世代的负责。
陈飞作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校区俯瞰图(部分)
“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课题,建筑师在设计构思与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选择与回收、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建筑性能的优化提升、使用期间的维护管理、建筑拆除后的材料再利用可能性及整体结构的改造潜力,甚至是建筑在社会影响力、经济效益以及文化传承与发展等层面的深远影响。出于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绿色建筑设计实践过程中具有多维度多元性的挑战。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大,不同地域的生活习惯、经济条件、文化传统等有较大差别,对建筑的适应性、耐用性和功能性要求也各有不同。因此,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平衡这些复杂因素,设计出符合绿色标准、适应地域文化特色且功能完善的建筑作品,不仅是建筑师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
针对上述问题,陈飞凭借多年的设计经验及绿色建筑的理论基础,选择采用“绿色共生”的设计理念,在设计实践中通过多种方式将绿色建筑和谐共生的设计的理念融入贯彻在项目中,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新的力量。首先,该理念着重强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项目所在的自然环境及地理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降雨量、日照时长以及土壤类型等关键要素,以便精准地采取相应的设计策略来应对,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负担,并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例如,在材料选择上,陈飞倡导使用本土原材料以减少长途运输带来的碳足迹;在施工技术上,陈飞推广使用碳中和复合水泥等新型混凝土材料以进一步降低建筑物的碳排放量。其次,陈飞提出的“绿色共生”设计理念还注重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人员活动情况,灵活调整设计方案,以确保建筑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都能提供一个既节能又舒适的使用环境。如在炎热地区,可以采用遮阳构件、自然通风等绿色生态设计手段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系统的能耗;在寒冷地区,则可以通过加强围护结构保温、优化建筑气密性等被动式节能措施来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确保室内温暖舒适,同时降低能耗。
陈飞将“绿色共生”设计理念应用在了其参与过的众多建筑设计项目中,收获了来自业界与客户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赞誉。以其主持完成的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公共实验楼项目为例,该项目是一个集科研、教学、实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旨在打造一个低碳、环保、高效的科研环境。考虑到海南地区炎热潮湿的气候特点,以及实验楼作为科研教学场所的特殊需求,陈飞在设计建筑方案时,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适应性措施,包括打造自然通风系统、使用高效隔热材料、采用热反射涂料外墙等,以有效应对高温高湿的环境挑战。其中,“绿色屋顶”是陈飞设计方案中的一大亮点,即通过在屋顶种植植被,实现建筑的绿色化与生态化,展现了“绿色共生”理念的核心——即促进人类活动与自然和谐共存。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公共实验楼“绿色屋顶”
为了实现“绿色屋顶”的最佳效果,陈飞首先深入分析了海南陵水地区的气候特征,详细研究了该地区的年均温度、湿度、降雨量及风速等关键气象指标,以确保设计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他还广泛考察了国内外多个成功的绿色屋顶案例,对比、分析了不同植被种类对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长期维护成本及其生态效益。通过上述研究,陈飞精心挑选了适合构建“绿色屋顶”的植被种类,包括生长周期短、能有效吸收热量的本地草本植物,以及能够增强屋顶结构稳定性的低矮灌木。在确定植被种类后,陈飞综合考虑了结构安全性、材料环保性、植被布局合理性等多方面因素,选用了高效、轻质且环保的隔热材料与种植介质,为植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这些材料不仅确保了绿色屋顶能够承载植被与土壤的重量,还具备良好的排水性能,有效防止了屋顶积水问题,保障了建筑的长期安全使用。在细节的植被布局上,陈飞更是匠心独运,于屋顶边缘布置了易生长、维护成本低的草本植物,形成绿色边框;中心区域则精选了低矮灌木与观赏植物,既保证了屋顶的绿化覆盖率,又有效提升了建筑的生态效应与美观度,确保了绿色屋顶与建筑整体的和谐统一。
陈飞设计的“绿色屋顶”在实验楼落成后,迅速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屋顶植被的自然蒸腾作用,有效增加了周边空气湿度,显著改善了室内微气候,大幅度减少了空调系统的能耗,实现了绿色节能目标。此外,该屋顶还具备“海绵城市”中“海绵体”的重要功能,通过植物根系和土壤层的吸收、滞留以及蒸发作用,能够显著减少雨水的直接流失,使雨水得以更加缓慢且有序地进入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而有效减轻洪峰流量,大幅度降低洪涝灾害的风险。同时,绿色屋顶上的茂盛植被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发挥出色的空气净化作用,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为校园及周边社区创造了一个更加清新、舒适、宜人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提升了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房屋建筑的形式经历了从茅草房、木结构建筑、夯土建筑到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多次变革,每一次转变都伴随着建筑技术和材料的革新,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建筑垃圾,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也成了目前设计师们面临的严峻挑战。面对这一挑战,陈飞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作为自己实践“绿色建筑”的重要一环。他明确指出,在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全过程中,必须积极探索并实践建筑废弃物的分类回收与高效再利用技术,致力于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或资源,以此来推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陈飞作品:新汪曾祺纪念馆(入口)
为了最大化地实现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陈飞在项目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尝试。在汪曾祺纪念馆及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中,陈飞考虑利用拆除本场地原有建筑废弃物中的小青砖和小青瓦材料,进行重新设计,实现变废为宝、重复利用。他认为,这些青砖、青瓦有质地坚硬、耐久性强的特点,虽然在岁月的侵蚀下,其表面已略显斑驳,甚至部分出现了破损,但仍然蕴含着巨大的二次利用潜力。为了使这些建筑废弃物再度发挥作用,而不是被简单地填埋或丢弃,陈飞采取了一系列创新地再利用措施。首先,他让施工团队对破碎的砖瓦进行筛选,将相对完整的部分挑选出来进行清洗和整理,以便直接用于工程建设中。这些经过处理的青砖、青瓦不仅保留了汪曾祺故居原有的历史风貌,还为故居的修复和重建提供了大量传统建筑材料,使新建筑与汪曾祺本人所处的旧环境实现了完美的融合与对话。其次,对于无法直接使用的碎砖瓦,陈飞将其打碎后作为骨料应用于再生性砌块的加工过程中。通过与水泥等新型材料的混合,这些再生骨料可以生产出具有高强度和良好耐久性的砌块,可用来铺设步道、砌筑墙体等,这不仅显著减少了新的建筑垃圾的产生,有效降低了建筑成本,同时极大地缓解了城市发展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此外,这一循环使用原有建筑材料的做法,严格遵循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确保历史脉络延续性和真实性的原则,使得改造后的街区在焕发崭新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依然能够保留其独特的传统风貌和文化底蕴,成为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人们在欣赏现代城市风貌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从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的绿色屋顶,到汪曾祺纪念馆及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陈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一个个“绿色建筑”理念与技术创新在实际建设中的无限可能性和显著成效,更让我们看到了绿色建筑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重要作用。未来,希望出现越来越多像陈飞一样的建筑设计师,以对可持续发展的执着追求,为打造更多“绿色建筑”精品,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