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宝分期|编程逐步纳入K12教学体系
根据全球开发者大调查,英国有10.7%的开发者在5-10岁开始编程,全球有四分之一的开发者在16岁前开始编程,这些少年时期开始编程的开发者们,正当三十多岁,构成了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开发者的重要支柱。
不过2018年,中国少儿编程教育的拐点终于到来了。从2014年、2015年仅有个别少儿编程项目的上线;到2017年少儿编程受关注度持续走高;再到2018年,少儿编程领域的创业项目越来越多,融资也越来越多。根据《中国少儿编程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10月,国内少儿编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0亿至40亿元,用户规模约为1550万,行业规模将在5年内达到300亿。
少儿编程迎来拐点的这一年,到底是哪些人在率先接受少儿编程教育?他们是怎么接触少儿编程这一新的技能选择?什么样的家庭更容易接受少儿编程教育?
2016年6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通知,把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考评体系,将STEAM教育纳入基础学科。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自2017年起,编程逐步纳入K12教学体系。
IT产业向来是男性从业者占绝大多数,国内外男女程序员比例均接近9:1。少儿编程男女学员比例差距却明显缩小。而学编程的主力军却是教师与公务员子女,大约有22%的少儿编程学员父母中有一方是教师,15%的少儿编程学员父母中有一方是公务员。有着传统被认知为是铁饭碗职业的父母们,并不想让孩子继承衣钵,反而是看好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而选择让孩子从小开始接触编程。
而05后学编程的原因,有环境因素、家庭因素,也有自身因素。在各类场景中,学前教育培训和基础教育培训属于家长付费,与成人教育培训不同,K12领域学员大多为未成年人。但相应的,大额的教育培训费用投入加大了家庭的资金压力,所以教育分期已经成为消费金融的重要场景之一。教育产品往往在家长买单,申请贷款时,审核的也是学员家长的信用记录。
而松鼠宝凭借其提供的消费分期服务、多元化的场景用户积累以及教育机构合作伙伴的资源优势,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风控技术,赋予了家庭提前消费的能力,大大降低了学费压力,解决了家庭的经济危机,满足的家长对孩子能力提升和为未来铺路的需求。
松鼠宝希望通过教育分期的场景布局来赋能教育产业的发展,成为教育消费产业生态链的关键一环,共同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将金融服务带给这类人群,帮助如此庞大的群体完成整体职业技能升级,恰恰是数字普惠金融应有之义。为渴求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提高孩子成绩等需求的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有效化解了现如今教育市场的痛点与难点。